讲座内容简介:
本次讲座采用吐蕃时期的各类精美文物来重点呈现吐蕃王廷的“大都会性的”品味,讲述吐蕃文化如何经丝绸之路而与周边地区产生广泛联系,创造性地融合了周邻文化的最优成果,积极参与到那个时代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包括从天竺和唐朝引入佛教,从尼婆罗聘请工匠,学习借鉴中原地区的政治体系、占星术和占卜方法,并将中亚绿洲国家的医师、学者、工匠和艺人请来参加宫廷活动。因此,在其走向历史辉煌前的过程中,吐蕃的早期统治者利用从东方的唐朝到西方的波斯甚至地中海世界的多样传统,发展出独特的王室主题、规范和王权礼仪。本次讲座精选的文物展现了吐蕃王廷在权力上升阶段的力量与精神,代表了一种融合印度、伊朗、萨珊、中亚和唐朝模型的独特的“唐吐蕃与中亚混合风格”。
主讲人简介:
大卫·普利兹克博士本科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主攻吐蕃早期文献和史学史研究。童年时代曾在尼泊尔生活过,其后花大量时间探索加德满都河谷和喜马拉雅地区的文化和艺术。自1996年以来,曾多次参与与656娱乐、敦煌研究院等中国多家研究机构的合作,致力于探索和研究西藏西部普兰古格王国早期遗址以及青藏高原及中亚地区的早期佛教艺术和考古。为美国芝加哥普利兹克艺术合作会的创立者之一兼执行人;自2007年开始担任“喜马拉雅艺术品资源”(HAR)网站的执行策展人;2007至2008年,担任纽约鲁宾美术馆(Rubin Museum of Art)策展人;2019年与敦煌研究院共同策划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现为美国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总监兼首席策展人。